打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举措。既要解决限制当前发展的痛点,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
从今年1月到6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力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电商大会跨境电商论坛上表示,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发展要快、潜力大、带领作用强的新型外贸业态。
近年来,在互联网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形式以其低成本、效率高、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大地满足了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提高了双边贸易的效率,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追捧,实现了从零到大的飞跃式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新渠道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与中国完善的产品体系无关,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大量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推出的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大地激发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活力。
自2015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探索形成了近70个成熟的经验和实践,如清单发布、总结统计报关模式、进出口退货管理规定等,分五批建立了105个跨境电力综合试验区,建立了以六制两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力体系框架。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外贸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意见》,再次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布了重大政策。这些善行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中起到了拉动作用,扩大了跨境电商试验田的规模。无数中小微企业和从业人员直接进入全球消费市场,在去年疫情深刻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进出口额逆势增长。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们对国外相关规则了解不多,对知识产权保护缺乏重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在海外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一些企业因涉嫌刷订单、评论和侵犯知识产权而被迫大规模下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卖家的整体形象。此外,受疫情反弹影响,国际物流价格不断上涨。我国缺乏国际市场份额较大的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国际物流运输能力不足,也挤压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利润率。上述问题反映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不稳定,机制体系不完善,发展环境迫切需要优化。
打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举措。既要解决限制当前发展的痛点,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短期内,要规范产业发展,加快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库和在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退换货管理政策,缓解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经营压力,提高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从长远来看,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规则,积极参与跨境电力国际交流和规则探索,研究制定跨境电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在多双边合作机制中,推出跨境电力中国计划,大力培育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建设独立大型国际电力平台等,拓展清关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售后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跨境电力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好的展注入新能源。